版权所有:中共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
京ICP备19051726号-1
电子信箱: service@hmo.gov.cn
行政長官岑浩輝昨日發表明年施政報告,多名社會人士皆高度認同,認爲不僅是政府未來一年的工作規劃,更是未來制訂澳門“三五”規劃、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的重要藍圖。
立法會副主席 何潤生
報告內容務實,緊扣國家發展方向,全面貫徹落實二十屆四中全會和習主席系列講話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國家發展大局,主動對接國家發展戰略,提出不少具體且有實際意義的施政措施。展現政府改革求變、把握機遇的決心和魄力,全面彰顯澳門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的獨特優勢,以更廣闊的視野和更宏觀的格局,為未來發展勾畫清晰且堅實的發展藍圖。
全國政協澳區委員 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 馬志毅
澳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並存。中總將發揮好平台作用,積極配合政府落實施政,做好推動經濟的參與者、建設者。期望政府續以務實的態度、開放的思維,強化政策協同與執行細節,提升特區治理效能,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具有澳門特色“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注入新動能。
立法議員 黃潔貞
報告充分吸納婦女團體及社會各界對弱勢群體的意見,尤其在應對少子化問題上,政策力度顯著提升。在鼓勵生育與婦幼關懷領域,報告不僅延續育兒津貼,更推出兩項關鍵新舉措,一是將非入侵性基因檢測項目納入免費產前檢查;二是將托兒服務名額擴大至兩歲以下。期望政府能從高層次頂層設計出發,集中力量統籌推進人口政策,系統應對少子化挑戰。
立法議員 葉兆佳
報告涵蓋民生改善、行政改革、營商環境優化及經濟多元化等多個亮點。保留原來很多支援措施,還做了一些新調整,覆蓋民生和企業層面,新增不少稅務優惠。留意到房地產有新措施,將印花稅豁免門檻提升至六百萬元,預計每宗符合條件的物業交易,政府將少收十二萬至十三萬元稅費,購房者能節省十幾萬澳門元,力度相當大。
立法議員 李靜儀
報告中有關就業與勞動政策的措施,將延續綜合培訓平台及促進就業小組工作機制,明確提出全面檢討外僱政策措施,將《勞動關係法》修訂列入明年立法計劃,預期將優化產假、年假等勞動權益保障。期待系列的就業與勞動政策在實施後,能切實保障居民就業權益。
立法議員 黃家倫
報告內容緊扣澳門當前發展需求,充分體現政府廣納社會意見,並對新興產業發展提出具前瞻性與進取性的政策方向。報告亦展現出積極尋找新興產業、彌補結構空缺的決心。提出的產業政策具有高度進取性,精準對接澳門未來發展需要,為經濟適度多元注入新動能。期待政府持續推進各項政策落實。
立法議員 梁鴻細
報告延續一貫惠民舉措。行政改革方面,推進電子政務建設、實施部門合併、簡化各類行政流程,進一步提升行政辦事效率。政府亦出台多項相關政策,重點利用置換房、暫住房等房屋資源,推出鼓勵性政策。防災減災與內港整治方面,已在推進內港綜合整治計劃,同步協調交通規劃,積極回應居民訴求。
立法議員 何敬麟
報告進一步明確明年的發展藍圖,提出以國家安全為前提、深化公共行政改革、全力推動經濟發展、促進澳琴協同發展四大方向,展現政府致力於澳門長遠發展的堅定決心。他期待政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類型企業與投資落地,助力本地產業發展。
立法議員 高錦輝
報告既照顧民生實際需求,也做好做準頂層設計。更着眼未來,將“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戰略佈局。大學城的順利建設,是這戰略的生動實踐,將對澳門青年發展及人才培育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
立法議員 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理事長 呂綺穎
報告充分體現特區政府在新形勢下持續推進改革、關注民生需求的施政導向,尤其針對青年在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需求,提出共建青年成長成才階梯及健全澳門青年就業支持體系等多項針對性措施,展現政府對青年成長與未來發展的高度重視。
立法議員 梁孫旭
政府重視保障居民的就業權益,把促進本地居民就業權益作為穩定大局的重點工作。期望政府能充分利用“促進就業協調工作組”的職能,收集社會訴求和客觀情況,並透過優化勞動基準、加強培訓、認證和就業輔導的工作,提升本地居民收入和就業質量。
立法議員柳智毅 李居仁
報告有新亮點、重點較多,精準把握澳門經濟發展的關鍵,並提出系列務實的推進策略,有利琴澳新興產業聯動、深化澳粵聯動合作,更好實現澳門經濟適度多元。
立法議員 馬志成
報告提到多方面吸引國際旅客、針對五大方向發展“旅遊+”跨界融合,引進國際會展項目落戶澳門,持續推進本澳經濟適度多元化,建設“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
街總理事長 陳家良
報告務實全面,積極關注民生、經濟、公共行政等範疇。期望政府全面落實報告內容,提升澳門治理效能,多元化推動經濟發展,深化灣區融合,實現居民生活高質量發展。希望政府積極落實相關工作,貫徹“奮發同行,持正革新”施政方針和理念。
工聯總會
報告貫徹“始終堅持以市民為中心”施政理念,在延續既有惠民政策的基礎上,優化並提升多項民生福利措施,充分彰顯政府對弱勢群體的關心關愛。持續實施現金分享及各項惠民措施,適度減輕居民的生活壓力,有助社會祥和穩定,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婦聯總會理事長 袁小菱
報告提出精準扶持“一老一小一弱”各項具體舉措,既符合少子化、老齡化的社會實際現況,也回應廣大市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是一份有基礎、有方向、有目標的行動藍圖。
民眾建澳聯盟副理事長 陳瑜勇
報告內容充分回應習主席視察澳門時對新屆政府提出的“四點希望”及“三大期許”。期望政府在推動多元產業時,進一步加強與社會各界溝通,聽取業界和居民建議,讓政策落地更貼近實際需要。
新青協理事長 黃滋才
報告提出銳意改革、提升效能、促進多元的方向,推動本澳主動對接國家規劃,妥善應對風險挑戰,成就未來發展。報告內多項支持青年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亦體現出特區政府對青年生涯規劃及“四業”發展的重視,以具體措施支持澳門青年開拓發展空間,賦能澳門青年成為促進澳門穩定長遠發展的有生力量。
民眾青年會副理事長 林煒琪
報告明確提出推進“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將為澳門經濟注入新動力。建議政府深化制訂專項青年就業支援計劃,包括設立青年就業補貼、完善職前培訓體系,並拓展粵港澳大灣區就業渠道,以切實幫助青年把握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機遇。
大灣區競爭與產業發展研究協會會長 陳銳鋒
政府在推進多元產業過程中,完善“澳門研發+橫琴轉化”的協同機制,構建人才引進與本地培養並重的雙輪體系,深化澳琴在民商事法律、專業資格互認等領域的制度銜接,為產業多元發展創造更完善的制度環境。
中國(澳門)科技金融發展協會常務副理事長 周凡曄
報告把促進現代金融業提質發展作為重要方向,同時推進“數字澳門元”研發,鼓勵金融機構參與央行數字貨幣體系建設,提出企業財資中心稅務優惠等政策,亦擴充本地實習規模及“澳門青年專業發展計劃”等配套安排,相關政策有助促進青年多元成長與實踐能力的提升。


